输液:最后的给药方式

发布时间:2024-01-20 作者: 医疗设备

详细介绍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而来自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在一些西方国家,医生正常情况下不会轻易给患者输液,输液是“最后的给药方式”,只有急救、重症和不能进食的患者才需要采用静脉输液。

  事实上,输液的风险远高于打针、吃药。有经验的人指出,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立即进入血液循环,未经过*天然屏障的过滤,虽然发挥药效更快,但如果有不良反应,症状往往也更快更严重。若发生不良反应,口服药可以洗胃,皮下注射的吸收也需要一段时间,它们都能给急救留出时间,而输液的“快速便捷”,往往令人措手不及。

  我国成为“输液大国”,不仅是医疗问题,也折射出我们国家医疗体制、社会诚信、国民健康知识素养等诸多方面的缺失。为此,我国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是普及用药知识。新闻媒体要逐步加强科学就医、合理输液的宣传,教育公众尊重医学规律,改变“输液好得快”的错误观念。卫生行政主任部门和医疗机构应采用多种方式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医学知识,尤其是医生在治疗时应该提醒患者要遵循“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的用药原则。

  其次是完善法规。根据当前我国滥用输液的现状,加强完善《处方管理条例》,将抗生素的使用规范写入条例中。同时要授权地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出台细则,采用行政、经济、法律、信息等手段,重新制定输液标准,重点控制不合理用药,对违规者要追究责任。

  第三是加强监督,健全管理机制。根据《处方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建立输液情况月上报制度,同时也加强对医生的监管,并将输液情况纳入医疗评估考核中。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