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沪市医药企业披露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展及临床研究进展,回应了防疫物资生产及企业产能供应情况。
1月2日晚,11家沪市涉疫企业(8家科创板公司和3家主板公司)齐齐发布了重要的公告,披露募集资金进展、基本的产品研发及产线建设相关信息。
科创板公司中,君实生物披露了新冠药物VV116合作研发进展,科兴制药公告了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研发进展,前沿生物披露了再融资新冠药物项目进展。此外,联影医疗、奕瑞科技、博瑞医药、热景生物、奥泰生物等5家公司披露了募投项目进展。沪市主板方面,鲁抗医药发布了非公开发行提示性公告,济川药业、贵州三力等2家公司公告了募投项目进展。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新十条措施、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政策相继出台,国内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治疗药物、检测试剂及防护用品等重点医疗物资需求明显地增加。2022年12月29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召开“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表示,工信部会同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成员单位,推动企业稳产达产,扩能扩产,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
近日沪市医药企业披露的诸多公告显示,沪市医药企业积极地推进募投项目,并运用再融资方式提高生产经营能力,扩产保供,助力疫情防控平稳转段。
随着疫情管控政策的逐步优化,通过CT和移动DR产品对肺部影像进行新冠病毒感染早期诊断、后期治疗及监控的重要性凸显。
奕瑞科技募投项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太仓生产基地(二期)已完成厂房建设,海宁生产基地进入试生产阶段,产能有序爬坡。“研发中心建设项目”Mars1417V3、Mars1717V3等普放无线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可作为移动式DR的核心部件,辅助医生精准诊断治疗。国产医学影像龙头联影医疗募投项目“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产业化基金项目”建成后将用来生产高端XR、CT、PET/CT、MR和PET/MR等系列新产品,其中XR和CT产品可用于新冠疫情的疾病诊断。募投项目的有序推进有利于提升产品疫情诊断水平,缓解医疗设施紧缺状况。
为应对抗原检测试剂等医疗物资供应紧张的情况,多家检测及诊断相关公司快速响应,迅速启用募投项目释放产能,有力保障国内市场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的生产和供应。热景生物调整启用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1200万人份体外诊断试剂、850台配套仪器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对该项目产线进行转产扩能;奥泰生物募投项目“新增年产2.65亿人份体外诊断试剂的产业化升级技术改造项目”投产。
鲁抗医药披露非公开发行提示性公告,拟募资12亿元,大多数都用在制剂新产品产业化建设、生物农药生产基地建设、新药研发及补充部分流动资金。东亚药业拟发行可转债募资7亿元,募投项目涉及部分消炎药产品,其中制剂新产品产业化建设项目大多数都用在新近获批的部分新型抗感染类、呼吸类、降糖类等药品的生产线建设。健友股份拟募资9.4亿元,大多数都用在生产肝素原料药,下游生产的肝素制剂临床可用于缓解新冠重症患者肺部血栓塞。前沿生物拟募资2.7亿元投资包括公司新冠小分子原创新药FB2001研发阶段中的I期临床试验,全球II/III期临床试验(截至中期分析阶段)以及质量与工艺研究。诺禾致源拟募资21.83亿元用于实验室新建及扩建项目,增加公司检验测试能力等,解决产能瓶颈问题。
抗疫产品的研发,对于抗击疫情起到关键作用。君实生物控股子公司君拓生物与旺山旺水合作开发的口服核苷类抗SARS-CoV-2药物VV116片已完成一项对比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药物(PAXLOVID)用于伴有进展为重度包括死亡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早期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同时还在不同的人群中开展了多项VV116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
前沿生物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共同开发了抗新冠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剂FB2001(Bofutrelvir)。目前,正加速推进注射用FB2001拟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住院患者的II/III期临床试验,和雾化吸入用FB2001拟治疗轻型、普通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II/III期临床试验。
创新性疫苗龙头康希诺肌注式新冠疫苗已于国内获得附条件上市批准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且获批用于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同时获得境外多个国家的紧急使用授权/附条件上市。吸入式新冠疫苗已于国内作为加强针被纳入紧急使用。科兴制药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SHEN26胶囊II期临床研究成功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SHEN26胶囊是一款广谱、强效的新冠病毒聚合酶(RdRp)抑制剂,对不同新冠病毒变异株均有高效的体外抑制活性。健康元子公司丽珠生物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疫苗”已获批纳入新冠病毒防疫序贯加强免疫紧急使用,日均产能达150万剂。目前丽珠生物已与26个省市签订新冠疫苗供货协议,并在23个省市开展接种,将助力中国成功建立免疫屏障。
此外,复星医药与真实生物达成战略合作,由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独家商业化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目前已在全国31个省份完成医保挂网,并正加快全国医院终端铺货,现已覆盖全国主要医疗机构。博瑞医药已获得默沙东新冠口服药仿制授权,可在MPP授权的印度、巴基斯坦、科特迪瓦等105个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针对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开展生产、商业化活动。目前原料药已申报美国DMF,制剂尚在开发中。万泰生物合作研发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疫苗获批紧急使用。阳光诺和的盐酸溴己新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滴剂通过快速审评通道获批。此次获批的盐酸溴己新口服溶液,为国内首家通过仿制药申报上市成功并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产品;此次获批的布洛芬混悬滴剂,为国内首家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药物制剂产品。
为应对医疗物资供应紧张的情况,沪市多家医药企业加紧作业,优化排产、执行车间机器不停转、员工轮岗、7*24小时生产计划,最大限度释放产能。
上海医药子公司上药信谊加大氨麻美敏片和酚氨咖敏片两个感冒类药品排班生产,酚氨咖敏片实现日产量翻一番,氨麻美敏片紧急投产3批。上药国风完成170余万盒的防疫药品生产,上药常药布洛芬日投产150万片,生产周期从24天缩短至13天。康恩贝产品复方鱼腥草合剂、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布洛芬等产量产能均扩大3至4倍,子公司江西康恩贝中药公司恢复了布洛芬片的生产并正式投放市场,日产量达570余万片。健康元通过积极扩大自身产能及委托加工,内外发力将“抗病毒颗粒”产能逐步提升。济川药业持续满负荷作业,保障每日超100万袋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生产供应。此外,济川药业募投项目“年产7.2亿袋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预计2023年下半年开始调试及试生产。贵州三力当前产能利用率接近200%,可保障每日超20万瓶开喉剑喷雾剂系列新产品生产供应。且贵州三力募投项目“GMP改造二期扩建项目”预计2023年7月完成调试并开展试生产,届时公司总体产能将大幅度的提高至近10000万瓶/年,全面突破生产环节的产能瓶颈。宣泰医药为歌礼制药提供利托那韦片的制剂CRO服务,利托那韦片是治疗新冠的“推荐用药”Paxlovid的两种组分之一,公司产能充足,可有效保障市场供应。
医药物资供应加大同时,医药流通企业发挥自身供应链服务优势,积极对接厂家,确保医疗物资运输不断链。国内医药流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九州通12月份以来共供应退热、止咳祛痰、抗病毒、抗生素“四类”药品供应超3亿盒,供应量同比增长超500%。老百姓全力保障全国万家门店正常开业、24小时物流高效运转和终端价格维持稳定。
同心齐抗疫,携手共克艰。沪市医药企业以捐赠防疫物资等方式参与抗击疫情,以实际行动展现企业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济川药业向泰州市海陵区发放2.7万份健康爱心包,并积极向全市零售市场投放保供药品,首先保障65岁以上老人优先购买。康恩贝联手浙江省主要连锁药店开展100万片热贝克布洛芬片(0.1g)免费赠药活动。达仁堂主动承担天津市“防疫健康包”的供应任务,完成三个批次共计24余万份“防疫健康包”分装和配送。老百姓大药房通过全国18个省近70个城市的部分门店免费拆零发放布洛芬总计300万片。健之佳通过门店向群众免费发放价值1000万元的布洛芬片及对乙酰氨基酚。亚辉龙先后向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及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捐赠了抗原检测试剂盒及口罩等相关物资,捐赠总价值超过4000万元。